限购令首发大半年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成效初显,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那么对于限购政策来说,是将适度放宽,还是将继续从严? 就在市场预期前景不明的时候,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并提出,限购范围有必要扩大到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
房地产市场波澜再起。
楼市调控缘何再次加码?
首发于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的“限购令”,与其他“组合拳”形成合力,使楼市迅速降温。
7月21日,河北廊坊继香河县之后启动楼市限价,规定新建普通商品房价格最高不得超过9000元/平米,首开二、三线城市限价先河。
最新出炉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显示,在持续调控了一年多后,全国楼市房价涨幅过快的局面已得到基本控制。7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了0.1%,涨幅缩小了0.06个百分点。这是房价涨幅在4月份小幅扩大后,连续两个月持续收窄。
但是,在全国房价涨幅得到明显遏制同时,尚未限购或限购执行不严的二、三线城市已取代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成为领涨全国楼市的主力。6月,诸如南昌、乌鲁木齐、长沙、洛阳、丹东等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均超过8%。
“从今年春节开始上涨,潍坊房价至今涨幅超过20%。近几个月平均每天都有将近100套左右新房签约销售。目前潍坊均价超过5000元/平方米的楼盘已达20个,高价盘不断涌现,房价不断创新高。”山东潍坊某房产中介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一线城市几乎全面限购情况下,二、三线城市成为楼市调控的‘洼地’。包括改善性、投资性、刚性需求在内的多重购买力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分析,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仍有44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呈环比上涨趋势,显示大多数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的效果。
由于担心住房成交量下降过快影响经济,近一段时期,少数地方有了停止执行或变相放宽住房限购措施的苗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量环比增长四成多。某研究院表示,成交回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很多开发商憋不住了,推盘量大增;二是价格有所松动,以价换量。
销售反弹往往是价格反弹前兆,这也让很多市场人士解读为“限购”逐渐失效信号。选择在这个时候将“限购”升级加码,一方面是督促地方政府从严执行、不得放松;更重要的是,围堵从一线城市挤出的投资资金,防止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在二、三线城市重演。
牛凤瑞认为,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遏制通胀防止经济过热,就必须限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限制地产业投资是其中的重要领域,包括土地限批、资金限贷,都是出于这种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限购令不是仅仅针对房地产的,也是针对整个宏观调控的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