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纠纷中的消费者责任
关注
装修行业里发生的纠纷很多,人们自然而然地都把它归罪于装饰公司的非规范性运作,翻开报纸映入眼帘的基本上是对装饰公司的指责,今天,听听来自另一方面的声音—
利用装饰公司免费设计的服务骗取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目前装饰市场上除了局部公司在量房、设计之前要交部分费用外,大多数装饰公司是提供免费设计的但这种免费的前提是提供设计的公司进行施工,除非设计者的设计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然而,为数不少的消费者,自己从马路边找施工队或经朋友介绍的施工队,由于没有设计方案,于是以装修为名,花言巧语到装修公司骗取设计方案。等目的达到后一走了之,分文不付,完全置设计师的辛勤劳动于不顾。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装修公司要事先向消费者收取费用的原因。
不知行业正常利润狠命杀价
曾做过一项市场调查,问题是您是否知道目前装修公司的利润有多少?其结果令人吃惊。60%的消费者认为装修公司的利润在50%以上,于是就形成了很多消费者在与装修公司讨价还价时拼命杀价。这些消费者的观念中,现在市场买东西,谁不打个七折八折的于是当消费者把价格杀到自觉得意之时,也就意味着今后的隐患已经埋下。目前绝大多数装修公司的价格都低于市建委以及市家装协会所制订的市场指导价格,毛利润一般均维持在20%-25%之间。如再除去提成、房租、交通、通信、日后的维修费等综合费用,纯利润一般都在10%-15%之间。所以一般家装公司在优惠月当中也只优惠5%左右。如果再低,就意味着微利甚至不盈利。一些装修公司为了获得正常的利润,只能偷工减料。
不懂施工工艺而对装修公司进行无端指责
尽管很多装饰公司在与顾客签订协议时都附上了由本市家装协会颁发的施工做法说明,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凭着自己的想象,对正在按正常施工工艺进行的工程进行无端指责。动不动就要求停工,并对装修公司进行无理要求。比方做大衣柜,装修做法说明中明文规定在正常报价下,榉木饰面板只是贴在衣柜外部,但一些消费者非要求衣柜内部都必须贴榉木板,如果你满意足他要求,就说你偷工减料。此类例子非常多。
单方面要求施工工人增加项目但不付钱
凡是正规的装修公司,都是依照施工项目清单进行施工的如果消费者需要增加项目,必需事先与公司商定方案和价格后再进行施工。但有相当一局部消费者往往不跟公司商量,私下叫工人进行施工,很多装修公司和工人为了防止与消费者发生不愉快,一般总是答应或默认了消费者的要求,但是最后你要与消费者进行增项决算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消费者不是拒不付钱,就是把价压得离谱。很多装修公司与消费者最终不欢而散,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这也就逼得一些装饰公司在消费者增项之前,必需让消费者付钱,否则就不做。但这种迫不得已的做法无法防止与消费者本来还不错的关系进入危机。
管、线路改造自己不作预算却说装修公司蒙人
众所周知,正规的装修公司在作预算时,管、线路履行工程的费用是依照实际发生米数进行计算的并在报价表或签订合同时明确注明了每米管、线改造的单价。但很多消费者由于对管、线路改造的费用并没有列入装修费用的预算之中,因此到最终结算时常常发现比自己预想的费用要高得多,于是就说装修公司事先打埋伏、蒙他有的消费者甚至拒绝付款,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自己提供的主材质量有缺陷却归罪于施工有问题
就目前来说,一般像瓷砖、地板等有些主材都是由消费者自己提供的有的消费者为了图便宜买了不合格的产品,比方说规格不一、高低不平的瓷砖,即使有再高施工工艺的师傅也无法把砖贴得平整,但有些消费者却看不到自身所购主材的客观缺陷,一味指责装修公司的施工工艺不行,并要求不断返工,这种现象也是十分罕见且非常不合理的
找出种种理由拖延付款时间
装修公司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一般都注明了消费者每次付款的时间和付款数额。现在一般的付款方式是首付60%,工期过半时付35%,验收合格后付5%。但现实的情况是除了一些装修公司未按工期完成进度,消费者有权拒付中期款外,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一切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却故意拖延付款时间,有的甚至工期已经接近尾期了还迟迟不交中期款,非得等到装修公司无奈准备停工时才交款,但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很难再亲密如初了
消费者的算法让装修公司无法生存
大家知道,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家装协会制订过一个针对家装市场的指导价格。坚信这个指导价格是经过有关专家通过科学评估和决算计算出来的这里面包括材料、做工、经营本钱、合理利润等。但有些消费者在跟装修公司讨价还价时却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比方:这个小柜子不就是一张大芯板,用钉子敲敲吗,为什么要收我400块钱?如果按这种逻辑,去饭馆吃一盘清炒油菜6元钱,如果说菜的本钱也就是几毛钱,可这几毛钱的油菜从去买到送到客户手里,需要很多经营成本以及应得的利润,这应该是一个常识。如果什么东西都按材料成本计算的话,那么装修公司的利润从何而来?装修公司又靠什么生存?
寻找各种理由不付尾款
尽管北京市有关部门早已出台了家装工程的验收规范,但这对于有些消费者来说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在这些消费者眼里,即使你已经做到五星级标准,照样能挑出一大堆毛病,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付尾款。让人难以理解的有些消费者在验收之前,一直对施工质量表示满意并与装修公司的关系也维持得不错,但到最后却突然“变脸”其目的就是为了赖帐。说实在手工做出来的活儿,要找不出一丁点细微的毛病是不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有关家装验收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某些误差系数。只要在误差系数范围之内就是合格的但有些过于挑剔的消费者把很多不属于质量的问题都看做是质量问题,这就使很多按行业规范正常操作的装修公司感到无所适从、心灰意冷。